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两种前牙龈下残冠桩核修复方法的疗效观察
引用本文:冯铁军.两种前牙龈下残冠桩核修复方法的疗效观察[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4,20(5):579-580.
作者姓名:冯铁军
作者单位:广州铁路中心医院,口腔科,广东,广州,510080
摘    要:目的 探讨前牙龈下残冠桩核修复临床疗效.方法 对183个龈下2mm以内的独立前牙残根进行修复,采用桩一核一冠系统修复治疗,即在基础治疗后,通过金属铸造桩核或光固化树脂桩核修复,再以金属熔附烤瓷(PFM)单冠恢复其解剖形态。结果 经过1年的随访,183个病例中,铸造桩核修复86例,良好74例,松动7例,牙根折裂5例,良好率86.05%;光固化树脂桩核修复97例,良好93例,松动3例,牙根折裂1例,良好率95.88%。结论 龈下2mm以内独立前牙残根可以尽可能保留,两种桩核修复方法均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但正确选择适应证,尽可能保留牙体组织,严谨的临床操作,以及充分考虑到患者的需要都是修复成功与否的关键..

关 键 词:成品螺纹桩  光固化树脂  铸造桩核  金属烤瓷冠
文章编号:1006-8783(2004)05-0579-02
修稿时间:2004年4月19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