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直接与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对比研究
引用本文:吕冬燕,孙玉芹,朱艳彬,何海涛,姜欣.直接与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对比研究[J].中国综合临床,2006,22(7):627-629.
作者姓名:吕冬燕  孙玉芹  朱艳彬  何海涛  姜欣
作者单位:132011,吉林,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心脑血管病科
摘    要:目的探讨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248例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接受直接PCI治疗,72例接受延迟PCI治疗,86例接受非PCI治疗。对所有患者随访6~18个月,观察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的临床不良事件和超声心动图的变化。结果①与非PCI治疗相比,延迟PCI可缩短平均住院时间(P<0.05),减少住院期间复合终点事件(P<0.05);与直接PCI组相比,延迟PCI平均住院时间及各项临床不良事件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平均随访(12.5±3.7)个月时,与非PCI组相比,延迟PCI组可减少心力衰竭及复合终点事件的发生(P<0.05);与直接PCI组比较,各项临床不良事件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住院期间平均住院2周左右的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延迟PCI组高于非PCI组(P<0.05),而低于直接PCI组(P<0.05)。随访期间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延迟PCI组高于非PCI组(P<0.05),而低于直接PCI组(P<0.05);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及E/A,延迟PCI组显著低于非PCI组(P<0.05);与直接PCI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延迟PCI治疗可防止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和改善左心室功能,因而提高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的治疗效果,但直接PCI仍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首选,而延迟PCI应尽量提前。

关 键 词: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文章编号:1008-6315(2006)07-0627-03
修稿时间:2006年1月5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