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治疗方法在症状性后循环动脉狭窄的对比研究
引用本文:范秉林,钟维章,陈渊,李吕力.不同治疗方法在症状性后循环动脉狭窄的对比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12,32(1).
作者姓名:范秉林  钟维章  陈渊  李吕力
作者单位:南宁,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广西,530021
基金项目:广西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摘    要:目的 评价症状性后循环血管狭窄患者药物治疗及血管内支架治疗的短期预后.方法 选取90例症状性后循环血管狭窄患者,分别进行药物治疗(Ⅰ组)及血管内支架治疗(Ⅱ组),并对其进行12个月随访评价.结果 在12个月的随访期内,总终点事件率Ⅰ组40.0%(18/45),Ⅱ组11.1%(5/45,P=0.012);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事件率Ⅰ组8例(17.8%),Ⅱ组2例(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脑梗死事件率Ⅰ组10例(22.2%),Ⅱ组2例(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结论 血管内支架治疗症状性后循环动脉狭窄安全,短期临床效果较药物治疗更好.

关 键 词:症状性后循环动脉狭窄  血管内支架治疗  药物治疗

Comparative study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in symptomatic posterior circulation artery stenosis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