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术前血清学联合影像学检查预测肝内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生存获益的研究
作者姓名:陈家璐  于小鹏  唐玥  陈晨  邱应和  吴泓  宋天强  何宇  毛先海  翟文龙  程张军  李敬东  梁宵  孙传东  马凯  林瑞新  汤地  耿智敏  汤朝晖  全志伟
作者单位: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普通外科,上海 200092;2.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肿瘤科,上海 200030;3.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肝胆外科,陕西 西安 710061;4.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胆道外科,上海 200433;5.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肝脏外科与肝脏移植中心,四川 成都 610041;6.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肝胆肿瘤科,天津 300060;7.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肝胆外科,重庆 400038;8.湖南省人民医院 肝胆外科,湖南 长沙 410005;9.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肝胆胰外科,河南 郑州 450052;10.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肝胆外科,南京 210009;11.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肝胆外科,四川 南充 637000;1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肝胆胰外科, 浙江 杭州 310020;13.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肝胆胰外科,山东 青岛 266003;14.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 肝胆胰外科, 吉林 长春 130041;15.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 普外科,广东 深圳 52840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77252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院级临床研究培育基金资助项目(17CSK06);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多中心临床研究基金资助项目(DLY201807)。
摘    要:
背景与目的 肝内胆管癌(ICC)起病隐匿、侵袭性高,患者往往确诊时已失去了最佳手术时机,接受手术者5年生存率也极低。早期判断患者根治性切除术的生存获益至关重要。本研究依据术前影像学联合血清学指标对ICC根治性切除患者生存获益实行预测,以期对临床判断是否适宜行根治性切除提供指导与参考。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2021年12月于中国13家三甲医院行根治性切除的821例ICC患者的影像学与血清学检测资料。影像学指标包括:发现肝脏肿块、肝内胆管扩张、门静脉侵犯、淋巴结侵犯、腹水及结石;血清学指标包括: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CA12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及凝血酶原时间(PT)。
通过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回归筛选目标变量,用目标变量构建CoxPH模型并绘制列线图,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验证评分与患者预后的关系,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校准曲线对模型预测效能进行评估。结果 影像学发现腹水、肝内胆管扩张、淋巴结侵犯与血清学指标CEA>5 μg/L、CA19-9>37 U/mL、CA125>40 U/mL是独立预后因素(均P<0.05)。用该六个变量构建CoxPH模型,根据该模型所区分的高风险组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均明显低于低风险组患者(均P<0.05);所构建的列线图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及有效性。ROC曲线显示,模型1、3、5年预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1、0.721、0.782;模型1、3、5年预测效能均高于独立指标的预测效能。结论 由CA125、腹水、肝内胆管扩张、淋巴结侵犯、CEA、CA19-9这六个术前指标组成的预后模型能较好地对患者进行高低风险分层,并对ICC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生存获益进行较精准的个体化预测,对临床医生判断患者是否适宜行根治性切除具有指导意义。


关 键 词:胆管肿瘤  胆管,肝内  预后  列线图
收稿时间:2023-05-30
修稿时间:2023-08-10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普通外科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普通外科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