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生脉、参附注射液治疗脓毒症休克的临床疗效观察
引用本文:郭楠,刘清泉,江其敏,张宇,王晓翔,蔡阳平,赵红芳.生脉、参附注射液治疗脓毒症休克的临床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2011(5):329-333.
作者姓名:郭楠  刘清泉  江其敏  张宇  王晓翔  蔡阳平  赵红芳
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急诊科;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神经内科;
摘    要:目的观察生脉、参附注射液治疗脓毒症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8例脓毒症休克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A组(大剂量治疗组)加用生脉注射液200 mL/日,参附注射液100 mL/日;B组(小剂量治疗组)加用生脉注射液60 mL/日,参附注射液50 mL/日;静脉滴注治疗。观察2组病例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尿量、血乳酸、液体复苏总量、血管活性药物总量、维持血压稳定所需时间、受损器官数目及APACHEⅡ评分、Marshall评分和28天病死率的情况。结果治疗12 h后,A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在改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尿量、乳酸水平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B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在改善血压、尿量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组间相比,在改善血压、心率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 h后,A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受损器官数目、Marashall评分、APACHEⅡ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B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Marashall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受损器官数目、Marashall评分、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维持血压稳定所需时间方面,A组短于B组,且液体复苏总量、血管活性药应用总剂量A组少于B组。2组预后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组可在更短的时间内纠正休克和组织缺氧状态,减少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及用药时间,降低病死率。

关 键 词:生脉注射液  参附注射液  脓毒症  脓毒症休克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