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射频电流对犬右心室单相动作电位的影响
作者姓名:单兆亮 王思让 王玉堂
摘    要:
目的 观察射频电流对犬右心室单相动作电位的影响,为分析射频消融术后心动过速复发提供依据。方法对8只犬的右室游离壁外膜用射频电流(20W、30s)进行消融。于放电前、放电后即刻及放电后30min,用Franz导管记录距放电点不同距离心肌的单相动作电位(MAP),测其振幅(APA)、时程(APD80)以及最大上升速率(Vmax),比较放电点,肉眼观测损伤边缘(距放电点约6mm)及正常区参照点(距中心2:0mm)各点在不同时间内右心尖的刺激信号至上述3点局部MAP0相的时间。结果 1.放电点心肌细胞APA明显压低,随放电点距离的逐渐增加,APA逐渐升高,直至正常。在放电后30min与放电后即刻比,APA变化不显著。2.放电前后各点动作电位时程无明显变化(放电点243.13±35.15对244.38±34.38XTaS;边缘点242.50±37.80对245.00±33.91ms,对照点为237.50±36.15对238、13±35.25ms,P>0.05).3放电后放电点及损伤边缘点Vmax下降(P<0.01),放电后即刻及30rain时各点Vmax无明显变化(P>0.05)。4.右童心尖刺激信号至损伤中心、边缘点MAP0相的时间延长(放电点为22.50±6.55ms对35.63±7.76ms,P<0.001;边缘点为23.75±7.91ms对31.884±9.61ms,P<0.01)。结论 射频能量在破坏及损伤心肌组织的同时,也会改变损伤区周围细胞电生理学特性,使损伤区心肌细胞的传导受到抑制。本研究为射频消融术后一些旁路发生递减传导等现象提供电生理学基础,并为解释旁路在消融术后恢复传导等现象提供了线索。

关 键 词:单相动作电位 射频电流 损伤 右心室 刺激信号 心尖 正常 射频消融术 心肌细胞 术后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