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比较 |
| |
作者姓名: | 朱凤云 蒋明光 涂玲玲 黄晓雷 黄启功 |
| |
作者单位: | 234000,安徽宿州 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感染科;234000,安徽宿州 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感染科;234000,安徽宿州 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感染科;234000,安徽宿州 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感染科;234000,安徽宿州 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感染科 |
| |
基金项目: | 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501zc04044) |
| |
摘 要: |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近期疗效及远期预后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1年9月至2015年1月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86例,参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恩替卡韦组和阿德福韦酯组,每组43例。恩替卡韦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恩替卡韦治疗,阿德福韦酯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阿德福韦酯。治疗均持续48周,治疗开始后随访3年。采集治疗前后晨起空腹外周血,比较两组患者病毒学指标(HBV-DNA载量、HBV-DNA转阴率)、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记录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随访期内不良结局(肝硬化失代偿、原发性肝癌、全因死亡)发生率。结果 治疗48周后,恩替卡韦组外周血中HBV-DNA的水平低于阿德福韦酯组,HBV-DNA转阴率高于阿德福韦酯组,血清中PCⅢ、Ⅳ-C、LN、HA的水平低于阿德福韦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内,恩替卡韦组患者的肝硬化失代偿、原发性肝癌、全因死亡发生率均低于阿德福韦酯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阿德福韦酯相比,恩替卡韦治疗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用于在病毒学应答及纤维化进程抑制方面更具优势,且可积极降低远期不良结局发生率。
|
关 键 词: | 乙肝肝硬化 恩替卡韦 阿德福韦酯 肝纤维化 原发性肝癌 |
收稿时间: | 2018-07-18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安徽医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安徽医学》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