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前列腺导管内癌的病理特征及临床意义
摘    要:目的探讨前列腺导管内癌(IDC-P)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Gleason分级4级且Gleason评分8分的前列腺腺癌HE切片,对28例疑似IDC-P的病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on法标记P504s、CKH和p63,对符合IDC-P的病例进一步行PTEN、ERG及AR的表达,并同期比较含IDC-P及不含IDC-P的前列腺癌根治性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17例患者病理切片中含有IDC-P。组织学上IDC-P以筛状结构为主伴显著的细胞异型性,肿瘤细胞均表达P504 s,细胞周围基底细胞CKH及p63阳性。临床病理特点:含IDC-P病例患者的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为(131.98±64.56)ng/ml,高于不含IDC-P的前列腺腺癌患者(33.47±10.31)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70,P0.05)。9例含IDC-P的前列腺腺癌与45例不含IDC-P的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标本对比,含IDC-P病例的精囊腺侵犯、盆腔淋巴结转移率、脉管内癌栓、前列腺外周纤维脂肪组织侵犯及手术切缘阳性率均高于非IDC-P病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1、12.150、5.400、3.972、9.334,P0.05)。随访17例含IDC-P的前列腺癌患者,5例患者出现骨转移;78例不含IDC-P病例,6例患者出现骨转移。随访时间为2~16个月,含IDC-P的前列腺癌骨转移率高于非IDC-P的前列腺癌病例(χ~2=0.04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Gleason分级4级的前列腺腺癌病例中,CKH及p63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有助于识别IDC-P。由于IDC-P提示疾病进展快,预后差,需引起临床及病理医生的高度重视。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