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浅释
作者姓名:孟景春
作者单位:南京中医学院
摘    要:
<正>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这一治疗学上的论点,笔者所识是出自陈自明(良甫)《妇人良方》卷三贼风偏枯方论中。其论曰:“贼风偏枯其状半身不遂,肌肉枯瘦,骨间作痛。经云汗出偏枯(按《内经》原作“汗出偏沮,使人偏枯”),如树木一枝,津液不到则枯槁,被风所害,古人有云医风先医血,血行风自灭,治法当用大八风汤,续断汤以养其血;则风自去矣。”据该论所讲的风,当系中风。中风而见半身不遂者以养血与祛风之品同用,从而使偏枯之证恢复,所以称血行风自灭。再有风中经络(属于气虚血滞者),症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或口角涎流等症,为脑血管意外的后遗症,目前常治以王清任的补阳还伍汤,通过补气活血,达到血活络通的目的,这也是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证候。但这一论点自家以后的临床应用已大大超过了陈氏所论的治疗范围。治风已不仅是偏枯的中风证,治血亦不限于养血一法。现将用此论点治疗的几种常见病证,作扼要的介绍。一、外风痹阻证 (一)偏头不汗病例。某患者头面部右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