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门脉高压性胃病的研究
引用本文:黄锦华.门脉高压性胃病的研究[J].医学综述,2005,11(12):1113-1114.
作者姓名:黄锦华
作者单位:辽宁省葫芦岛市中心医院消化科,辽宁,葫芦岛,125001
摘    要:肝硬化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常常被认为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所致。随着急诊内镜的广泛开展应用,发现部分患者的出血是由于胃黏膜严重糜烂坏死出血所致。此病又称为门脉高压性胃黏膜病变(PHG)。门脉高压性胃病是指门脉高压症伴发的胃黏膜病变,主要发生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常见并发症。1984年Sarfeh等提出PHG与非PHG在形态、功能、治疗上都有不同,因其病理组织学上炎性改变依据不足,可称其为门脉高压性胃病,逐渐引起人们重视。PHG常与食管静脉曲张同时存在,而PHG出血可占门脉高压消化道出血的10%-60%”。

关 键 词:门脉高压性胃病  病因  诊断  治疗
文章编号:1006-2084(2005)12-1113-02
收稿时间:2005-05-16
修稿时间:2005-08-06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