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药性组合模式的3种腰痛方剂聚类分析
引用本文:杨丽平,宋庆慧,朱嘉,郎森艳,马渊,孔焕宇,张万强.基于药性组合模式的3种腰痛方剂聚类分析[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3(8):8-10.
作者姓名:杨丽平  宋庆慧  朱嘉  郎森艳  马渊  孔焕宇  张万强
作者单位:[1]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中药药理骨伤实验室,北京100700 [2]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科教处,北京100700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项目(SF-2007-I-06)
摘    要:目的研究腰痛方剂在“性、味结合归经”层面上的配伍关系,揭示其内在规律。方法筛选古籍文献中治疗肾虚、寒湿和瘀血腰痛的方剂,信息标准化后建立Access数据库,量化处理每个方剂的性味归经,并以此为变量对每种证型的方剂分别聚类分析。结果每种腰痛方剂聚为5个主类时以性微温或温,味辛甘苦,归肾肝脾为主。药性组合特征:肾虚型:甘-微温-肾肝(63%);辛甘苦-微温-肝脾肾(23%);辛苦-温-肾脾(4%);辛甘-热-肾脾心(4%);苦甘-微寒-肾肝(3%)。寒湿型:苦辛-微温-肾肝(31%);辛甘-温。肾肝(26%);辛苦-温-脾胃(14%);甘-微温-肝肾(12%);甘-温-脾胃(11%)。瘀血型:辛苦-微温-肝(27%);甘苦-微温-肾肝(23%);辛甘-温-肝肾(21%);辛苦-微温-脾。肾肝(13%);辛-温-肝脾(7%)。结论方剂的组合药性聚类能够反映治则治法的科学内涵,可为配伍规律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关 键 词:药性量化  方剂药性  药性配伍  聚类分析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