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n-HA/PA66椎间融合器在颈椎病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的中期临床疗效
作者姓名:邓乾兴  欧云生  蒋电明  刘渤  朱勇  赵增辉
作者单位: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
基金项目: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资助项目(编号:2002AA326020);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攻关资助项目(编号:csct2012gg-yyjs10018);重庆医科大学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2横向课题)
摘    要: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椎间融合器(nano-hydroxyapatite/polyamide66Cage,n-HA/PA66Cage)在颈椎病前路单、双节段椎间盘切除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2年5月行手术治疗并完整随访的63例患者,均行颈前路减压、n-HA/PA66Cage椎间植骨融合、钛钉板系统内固定术,颈椎单节段融合45例,双节段融合18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术后相关并发症。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Scores,JOA)、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ekdisabilityindex,NDI)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影像学评价包括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前凸角、植骨融合情况等。结果:63例患者获得3064个月随访,平均46.9个月。平均手术出血量55.08ml,手术时间平均为116.98min。术后11例患者出现短暂吞咽困难,2例患者出现颈部血肿,4例患者发生颈部轴性症状,2例患者并发C5神经根麻痹。单、双节段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VAS评分、JOA评分均较术前改善(P<0.05);单、双节段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NDI均较术前改善(P<0.05)。单、双节段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融合节段椎间高度及前凸角均较术前改善(P<0.05)。其中2例单节段出现融合器下沉,1例双节段出现融合器下沉,融合器下沉率4.76%,96.83%患者术后6个月获得骨性融合。所有患者均无脊髓、硬膜囊、喉返神经、喉上神经等损伤,无感染、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结论:n-HA/PA66椎间融合器可有效重建颈椎骨性结构、恢复颈椎曲度、维持颈椎间隙高度,获得良好的中期临床疗效,是一种理想的颈椎椎间植骨融合替代材料。

关 键 词:纳米羟基磷灰石  聚酰胺66  椎间融合器  颈前路减压融合术  内固定
点击此处可从《重庆医科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重庆医科大学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