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核转录因子抑制蛋白α突变体对大鼠急性胰腺炎的保护作用
引用本文:张宏伟,秦涛,胡明星,唐强,王玉柱,张莉.核转录因子抑制蛋白α突变体对大鼠急性胰腺炎的保护作用[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9,26(1).
作者姓名:张宏伟  秦涛  胡明星  唐强  王玉柱  张莉
作者单位:河南省人民医院肝胆胰腺外科,郑州,450003
摘    要:目的 观察核转录因子抑制蛋白α突变体(IκBαM)对大鼠急性胰腺炎的保护作用.方法 蛙皮素诱导建立SD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分4组:空白对照组A组、急性胰腺炎组B组、转染PcDNA3.0组C组、转染PcDNA 3.0-IκBαM组D组.分别于24 h检测各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淀粉酶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胰腺组织中Fas、FasL、Caspase-3、mRNA的表达;组织学检测胰腺腺泡细胞坏死情况.结果 D组与B、C组比较:血清TNF-α、淀粉酶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NF-α(587±93比915±102;587±93比897±116);淀粉酶(6773±663比8973±825;6773±663比9021+_763),P<0.05];胰腺组织Fas、FasL、Caspase-3 mRNA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as(0.572±0.103比0.473±0.084;0.572±0.103比0.468±0.071);FasL(0.627±0.124比0.397±0.084;0.627±0.124比0.391±0.072);Caspase-3 (0.893±0.142比0.513±0.122;0.893±0.142比0.508±0.130),P<0.05];胰腺组织腺泡细胞坏死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与A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κBαM通过诱导胰腺腺泡细胞凋亡对大鼠急性胰腺炎发挥保护作用.

关 键 词:胰腺炎  突变型IκBα  脱噬作用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