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电击死大鼠骨骼肌MuRF1-mRNA表达的法医学研究
作者姓名:袁增琼  万立华
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摘    要:【摘 要】目的 :研究电击死早期骨骼肌MuRF1-mRNA随时间的变化归律及其在鉴别生前电击死与死后电击中的应用。方法 :60只健康的Wistar大鼠,雌雄不限,每组20只。电击死组大鼠用220 v交流电的两极分别连接右前肢与左后肢,通电90 s致死,于电击死后0 h、1 h、3 h、6 h取材;死后电击组大鼠采用颈椎脱臼法处死后,分别于0 h、1 h、3 h、6 h电击90 s取材;空白对照组大鼠直接颈椎脱臼法处死,不进行电击,于死后0 h、1 h、3 h、6 h取材。用RT-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左后肢腓肠肌、胫骨前肌MuRF1-mRNA表达水平,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电击死组大鼠左后肢腓肠肌MuRF1-mRNA表达量于死后即刻升高,1 h、3 h下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0、P=0.000、P=0.000),6 h低于空白对照组(P=0.925);电击死组大鼠左后肢胫骨前肌MuRF1-mRNA表达量于死后即刻升高,1 h达峰值,3 h开始降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00、P=0.000、P=0.000);死后电击组左后肢腓肠肌、胫骨前肌较空白对照组高,但升高不如电击死组显著;电击死组、死后电击组左后肢胫骨前肌MuRF1-mRNA含量均较腓肠肌高。结论 :大鼠电击死6 h左后肢骨骼肌MuRF1-mRNA在Ⅰ型肌纤维、Ⅱ型肌纤维中的表达量不同,且其表达具有时间规律性,可为电击死早期死亡时间推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还可以作为生前电击死与死后电击鉴别的辅助指标。

关 键 词:法医病理学  电击死  骨骼肌  MuRF1
点击此处可从《医学教育探索》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医学教育探索》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