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对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及性激素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西北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13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41.18±4.00)岁,病程(15.00±3.58)个月,予以传统刮宫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年龄(41.55±4.44)岁,病程(14.38±3.82)个月,予以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治疗前与治疗6个月后的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性激素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χ2检验、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为(4.35±0.85)h、下床活动时间为(8.73±1.52)h、住院时间为(4.15±1.15)d,对照组分别为(7.43±1.82)h、(28.93±3.45)h、(7.43±1.96)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362、43.198、11.637,均P<0.00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性激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为(6.63±1.33)mm,月经量(91.20±6.83)ml,对照组分别为(7.65±1.35)mm、(101.45±9.82)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39、6.909,均P<0.001);观察组黄体生成素(LH)为(9.28±2.45)IU/L、卵泡刺激素(FSH)为(6.30±1.40)IU/L、雌二醇(E2)为(69.03±6.13)pmol/L,对照组分别为(17.89±3.35)IU/L、(16.09±4.16)IU/L、(59.30±5.85)pmol/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726、17.982、9.258,P<0.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8%(2/65),低于对照组的16.92%(1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23,P=0.009)。结论 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可有效降低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和月经量,不影响患者的性激素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更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