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I患者并发CRS1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 |
| |
作者姓名: | 赵沙沙 张海军 陈会校 等 |
| |
作者单位: | (1.邯郸市第一医院心内四科,河北 邯郸 056002;2.邯郸邯钢医院心内一科,河北 邯郸 056002) |
| |
摘 要: |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并发1型心肾综合征(CRS1)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旨在为后续临床防治方案制定及选择提供更多参考。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6年1月-2022年1月于我院住院治疗AMI患者共964例,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并发CRS1分组[未并发CRS1组(n=840)、并发CRS1组(n=124)],并在倾向性匹配后比较两组临床特征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AMI患者并发CRS1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描绘ROC曲线分析相关独立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预测AMI并发CRS1的效能。结果 964例AMI患者住院期间并发CRS1共124例,发生率为12.86%;倾向性匹配后未并发CRS1组、并发CRS1组均为110例。倾向性匹配后并发CRS1组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峰值、N末端B型利钠肽原及白细胞计数水平均高于未并发CRS1组(P<0.05);并发CRS1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未并发CRS1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基线eGFR下降、NT-proBNP升高、cTnⅠ峰值升高及WBC升高均是独立危险因素。预测模型预测AMI并发CRS1的ROC曲线下面积值为0.955(95%CI:0.926~0.984),特异度为0.936,敏感度为0.918。结论 AMI患者如基线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下降、N末端B型利钠肽原升高、cTnⅠ峰值升高及白细胞计数升高则在住院期间更易发生CRS1;基于上述指标构建的临床模型在预测CRS1发生方面具有良好的效能。
|
关 键 词: | 急性心肌梗死 1型心肾综合征 预测模型 |
|
| 点击此处可从《医学信息》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医学信息》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