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应用PET/CT分析非小细胞肺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对放疗靶区设计的意义
引用本文:曾奕菲,柯元,李永红,陈梦戈,丁燕鹏,华新颖,钟亚华,於海军.应用PET/CT分析非小细胞肺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对放疗靶区设计的意义[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40(4):569-572.
作者姓名:曾奕菲  柯元  李永红  陈梦戈  丁燕鹏  华新颖  钟亚华  於海军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肿瘤放化疗科/湖北省肿瘤医学临床研究中心 湖北武汉430071;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肿瘤放化疗科/湖北省肿瘤医学临床研究中心 湖北武汉430071;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肿瘤放化疗科/湖北省肿瘤医学临床研究中心 湖北武汉430071;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肿瘤放化疗科/湖北省肿瘤医学临床研究中心 湖北武汉430071;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肿瘤放化疗科/湖北省肿瘤医学临床研究中心 湖北武汉430071;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肿瘤放化疗科/湖北省肿瘤医学临床研究中心 湖北武汉430071;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肿瘤放化疗科/湖北省肿瘤医学临床研究中心 湖北武汉430071;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肿瘤放化疗科/湖北省肿瘤医学临床研究中心 湖北武汉430071
摘    要: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规律,为NSCLC辅助放疗靶区勾画提供参考。方法:对411例伴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单叶NSCLC患者初次抗肿瘤治疗之前的PET/CT结果进行分析,将锁骨上区按主要解剖途径分区,探寻锁骨上淋巴结的转移分布特点,进一步精确NSCLC锁骨上淋巴结靶区勾画范围。结果:右上肺NSCLC发生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率最高(29. 20%),右中肺的NSCLC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率最低(5. 35%)。其中,锁骨上区中的ⅡL及ⅡR区转移率最高,其次是ⅠR及ⅢR区;ⅠL、ⅢL及ⅣL区转移率较低,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右肺NSCLC更易发生单侧且与原发灶同侧的锁骨上淋巴结转移(P<0. 05)。结论:当NSCLC原发灶位于右肺,尤其是右上肺时,推荐行锁骨上淋巴结预防性照射,主要靶区为与原发灶同侧的ⅡR区。同时,对于行锁骨上淋巴结照射的患者,在勾画靶区时ⅢL及ⅣL区淋巴结可适当放弃。

关 键 词:非小细胞肺癌  锁骨上淋巴结  PET/CT  放疗临床靶区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