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倒刺缝线在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中的疗效及安全性的荟萃分析 |
| |
引用本文: | 霍仲超,高社全,刘刚,韩坤岭,王磊,平玉杰,文红壮,武英霞,龙建雄,陈长升,董海燕. 新型倒刺缝线在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中的疗效及安全性的荟萃分析[J].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8, 0(2): 141-146 |
| |
作者姓名: | 霍仲超 高社全 刘刚 韩坤岭 王磊 平玉杰 文红壮 武英霞 龙建雄 陈长升 董海燕 |
| |
作者单位: | 邯郸市中心医院泌尿外一科;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管理学院;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81460274);广西自然科学基金(编号2014jjAA40578);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编号桂科攻1298003-5-4) |
| |
摘 要: | 目的:系统评价新型倒刺缝线与普通缝线在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LPN)中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选择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制定检索策略计算机分别检索PubMed、Medlin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手工检索: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临床泌尿外科杂志、现代泌尿外科杂志、微创泌尿外科杂志4种杂志。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7年4月。检索国内外有关新型倒刺缝线与普通缝线在LPN中应用疗效的临床对照研究,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提取资料,由2名评价员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临床对照研究,中文11篇,外文2篇,共包括1 100例患者,其中新型倒刺缝线566例,普通缝线53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2种缝线在肿瘤直径(MD=0.01,95%CI:0.08~0.09,P=0.81)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肾脏热缺血时间(MD=-4.99,95%CI:-6.11^-3.86,P<0.00001)、手术时间(MD=-6.61,95%CI:-10.30^-2.93,P=0.0004)、R.E.N.A.L.评分(MD=0.32,95%CI:0.08~0.55,P=0.00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MD=0.49,95%CI:0.26~0.92,P=0.03)、术中出血量(MD=-9.54,95%CI:-18.08^-1.00,P=0.03)及术后住院时间(MD=-0.35,95%CI:-0.69^-0.01,P=0.04)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LPN中,与普通缝线相比,新型倒刺缝线在肾脏热缺血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鉴于纳入文献有限,关于新型倒刺缝线与普通缝线在LPN中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有待于多中心、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
关 键 词: | 腹腔镜 肾部分切除术 肾肿瘤 倒刺可吸收线 传统缝线 META分析 |
Efficacy and safety of self-retaining barbed suture in the laparoscopic partial nephrectomy:meta-analysis |
| |
Abstract: | |
| |
Keywords: | laparoscope partial nephrectomy renal tumor barbed suture traditional suture meta-analysis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