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细粒棘球蚴病的实验研究——Ⅶ、细粒棘粒绦虫原头蚴的扫描电镜观察
引用本文:陈饮铭,寇星灿,叶于聪,许子俊,王志刚,熊素梅,张荣泉.细粒棘球蚴病的实验研究——Ⅶ、细粒棘粒绦虫原头蚴的扫描电镜观察[J].青海医药杂志,1983(5).
作者姓名:陈饮铭  寇星灿  叶于聪  许子俊  王志刚  熊素梅  张荣泉
作者单位:青海省医学科学研究所,青海省医学科学研究所,青海省医学科学研究所,青海省医学科学研究所,青海省医学科学研究所,青海省医学科学研究所,上海市医学测试中心电镜室
摘    要:鉴于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granulosus 简称 Eg)原头蚴在流行病学与病原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它进入终末宿主肠内可发育为成虫,在中间宿主体内一旦棘球蚴破裂或手术时囊液外溢,则每个原头蚴又可能形成一个新的蚴囊),因此有关原头蚴超微结构的研究已引起人们的重视。Morseth(1967)、Jha(1971)、Singh(1979)等曾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了原头蚴的内部超微结构,迄今尚未见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外表微细结构的报导。现将我们在进行体外药物筛选时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到的 Eg 原头蚴结果报导于下。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