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介入微创式门静脉内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可行性的实验研究
引用本文:段峰,王茂强,高春记,刘凤永,王志军,宋鹏.介入微创式门静脉内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可行性的实验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08,12(5).
作者姓名:段峰  王茂强  高春记  刘凤永  王志军  宋鹏
作者单位:1. 解放军总医院,介入放射科,北京,100853
2. 解放军总医院,血液科,北京,100853
基金项目:解放军总医院创新基金 
摘    要:目的 探讨介入技术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超选择性移植入门静脉分支的可行性:观察移植MSC对肝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新西兰白兔MSC,用5-Bromo-2-deoxyuridine(BrdU)标记后,采用介入技术超选择性注入肝硬化兔的门静脉二级分支内,移植后3周取肝脏标本,用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移植细胞,同时做血清肝功能检测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蛋白(TP)、白蛋白(Alb)],观察移植MSC前后的肝功能变化.结果 超选择性门静脉MSC移植后3周,对移植区肝脏做冰冻切片、荧光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显示,存活的16只动物中有13只结果为阳性,移植阳性率约为81.2%(13/16),证实移植的MSC可以在病理性肝脏组织内存活;移植MSC至病理性肝脏(肝纤维化)后,血清ALT下降,与移植MSC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6.96±63.12)U/L比(101.26±39.23)U/L,P<0.05],AST、TBiL、DBiL、TP、Alb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介人技术做超选择性门静脉分支内MSC移植可以作为一项治疗肝硬化的新手段,但需要在提高移植细胞存活率、客观评价疗效(改善肝脏功能)等方面做进一步工作.

关 键 词:介入放射学  肝硬化  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标记  细胞移植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feasibility on MSC transplantation via portal vein by interventional technique in liver cirrhosis
DUAN Feng,WANG Mao-qiang,GAO Chun-ji,LIU Feng-yong,WANG Zhi-jun,SONG Pens.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feasibility on MSC transplantation via portal vein by interventional technique in liver cirrhosis[J].Biomedical Engineering and Clinical Medicine,2008,12(5).
Authors:DUAN Feng  WANG Mao-qiang  GAO Chun-ji  LIU Feng-yong  WANG Zhi-jun  SONG Pens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