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探讨
作者姓名:于蓉  任林森  岑瑛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整形烧伤科,四川成都,610041
摘    要:
继发于创伤、血栓形成、动脉硬化等均可导致机体局部缺血。缺血损伤是多因素的 ,包括缺氧和高磷酸的分解 ,缺血代谢最终产物的聚集。缺血纠正后 ,代谢趋于正常了 ,然而细胞损伤却仍在继续 ,文献中常见报道[1 ] 。这种损伤称为缺血再灌注损伤 ,其发生机理不详。目前细胞代谢毒性产物氧自由基 (ODFR)已被认为是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原因。1 缺血时间与再灌注损伤的关系早在 1 944年 ,Jesse等[2 ] 对止血带引发休克研究发现 ,止血带使用时间不超过 3小时 ,引发止血带休克可能性极小 ,相反止血带使用时间超过 3小时 ,则较易导致止血带休克 ,…

关 键 词:肢体 缺血再灌注损伤 中性多核粒细胞 氧自由基
文章编号:1002-0179(2003)03-0434-02
修稿时间:2003-01-30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