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锥形束CT对邻面接触区釉质厚度的测量与分析
引用本文:闫弘静,鞠昊,冯婧,公柏娟,a,王博,郝艺帆,李志民,b.基于锥形束CT对邻面接触区釉质厚度的测量与分析[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21,14(4):442-446.
作者姓名:闫弘静  鞠昊  冯婧  公柏娟  a  王博  郝艺帆  李志民  b
作者单位:1. 吉林大学口腔医院医学影像科,吉林 长春 130021;2. 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a正畸科,b医学影像科,辽宁 沈阳 110002
摘    要:目的    应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测量上下颌牙列邻面接触区釉质厚度及邻接点距离牙合面和釉牙骨质界的垂直高度,为临床邻面去釉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选取2019年6—10月于吉林大学口腔医院医学影像科行CBCT检查患者50例,根据纳入标准选取符合测量条件的牙齿145颗,运用Invivo软件测量每颗牙齿邻面接触区的釉质厚度及邻接点距离牙合面和釉牙骨质界的垂直高度。结果    从切牙至第一磨牙邻面接触区釉质厚度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大多数牙位的远中邻面接触区釉质厚度大于近中(P < 0.05),仅有上颌第一前磨牙和下颌第一磨牙的近远中邻面接触区釉质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上下颌左右侧同名牙邻面接触区釉质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除上颌中切牙-侧切牙、上下颌侧切牙-尖牙邻面接触区外,其余相邻牙齿近远中邻面接触区釉质厚度相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上颌邻面接触区平均釉质厚度大于下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上下颌近远中邻接点到牙合面的垂直距离均小于到釉牙骨质界的垂直距离(均P < 0.05)。结论    不同牙位近远中邻面接触区釉质厚度不同,邻接点距离牙合面和釉牙骨质界的垂直高度也不同,临床邻面去釉时不同牙位去釉量不能按照同一标准进行,应结合CBCT影像资料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关 键 词:锥形束CT  釉质厚度  垂直距离  邻面去釉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