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及其防治
作者姓名:丁生辉  雷招宝
作者单位:江西丰城市人民医院,丰城,331100;江西丰城市人民医院,丰城,331100
摘    要:目的介绍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有关知识,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外有关数据库,下载有关药物致血小板减少症的文献,然后进行文献综述。结果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约十万分之一,但不同药物之间的发生率差别很大。致病药物以抗菌药物、解热镇痛药物及血液系统药物多见。致病机制包括血小板破坏增加、生成减少和消耗增加,其中又以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减少多见。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一般是可逆的,停药后7~10d可望恢复,产生严重后果者少见。结论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常见的药源性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务人员应予以注意。

关 键 词:血小板减少症  药源性血液病  药源性疾病  预防  治疗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