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扩张型心肌病蛋白质组学研究
引用本文:于丽平,史琳影,朱晓明,蔡军,杨新春,孟宪敏.扩张型心肌病蛋白质组学研究[J].中国循环杂志,2013,28(1):47-50.
作者姓名:于丽平  史琳影  朱晓明  蔡军  杨新春  孟宪敏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摘    要:目的:通过蛋白质组学方法比较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和正常人心肌组织差异蛋白质谱,找出与DCM相关的差异蛋白,进一步探讨DCM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选择9例原发病为DCM、左心室射血分数<35%且接受心脏移植手术的患者作为DCM组:心肌组织取自患者自有心脏的左心室游离壁。对照组:心肌组织取自6例不能用作移植的供体心脏。采用双向凝胶电泳(2-DE)分析蛋白质谱差异,热考马斯亮蓝染色,串联质谱(MS-MS)鉴定差异蛋白。采用生物医学研发软件及资料库Ingenuity PathwaysAnalysis分析差异蛋白的定位、功能和相互作用。结果:DCM组和对照组心肌组织2-DE图像中蛋白点的整体分布比较相似,可以检测到超过1 000个蛋白点。通过比较分析,共鉴定出25种差异蛋白,其中在DCM组15种上调,10种下调。使用LOCATE数据库分析差异蛋白的亚细胞定位,提示其中大分子蛋白占40%,细胞骨架蛋白为28%,线粒体蛋白为28%。蛋白的PANTHER分类显示大多数差异蛋白参与了细胞的结构、肌肉收缩、钙离子转运和水解酶的活性等功能。生物学途径分类揭示差异蛋白参与了组织的形成过程、生物调节、发育过程、代谢过程和对刺激的应答过程等。结论:对DCM患者心肌组织蛋白质组学研究发现25种差异蛋白,其中上调表达的蛋白有15种,下调表达的有10种;这些蛋白参与了线粒体能量代谢、心肌收缩、凋亡等过程;提示这些过程可能在DCM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 键 词:扩张性心肌病  蛋白质组学  能量代谢

Proteomic Study in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Dilated Cardiomyopathy
YU Li-ping,SHI Lin-ying,ZHU Xiao-ming,CAI Jun,YANG Xin-chun,MENG Xian-min.Proteomic Study in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Dilated Cardiomyopathy[J].Chinese Circulation Journal,2013,28(1):47-50.
Authors:YU Li-ping  SHI Lin-ying  ZHU Xiao-ming  CAI Jun  YANG Xin-chun  MENG Xian-min
Institution:.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Chaoyang Hospital,Capital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Beijing(100020),China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