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法和双桥PAP法检测乙型肝炎核心抗原的比较 |
| |
作者姓名: | 叶诸榕 张秀荣 翟为溶 |
| |
作者单位: | 上海第一医学院基础医学部病理解剖学教研室(叶诸榕,张秀荣),上海第一医学院基础医学部病理解剖学教研室(翟为溶) |
| |
摘 要: | 近十余年发展起来的“非标记酶技术”,尤其是酶抗酶可溶性复合物法(简称PAP法)是比间接酶标法更敏感的免疫酶染色技术。本文介绍了兔抗辣根过氧化物酶(HRP)血清以及PAP的制备方法,讨论了PAP制备过程中使用的酶及其用量,简化了酶/抗酶克分子比值计算公式。并以制得的PAP用于检测肝组织内的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 通过对20例各种肝病共71只蜡块的检查比较,认为双桥PAP法敏感性比PAP法更高,并具有节约第一抗体用量的优点。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