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小儿脓毒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期俯卧位通气应用效果及护理体会
作者姓名:余敏敏  钟剑峰  龚晓莉  徐震
作者单位:湖州市中心医院 湖州师范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儿科, 浙江 湖州 313000
基金项目:浙江省基础公益研究计划(GD20H190001)
摘    要:目的 探讨早期俯卧位通气在小儿脓毒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湖州市中心医院儿科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脓毒症合并ARDS患儿42例,按数字随机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2组患儿在常规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基础上,均采用俯卧位通气策略,对照组在开始使用呼吸机24 h及以后实施俯卧位通气,观察组在开始使用呼吸机6 h内实施俯卧位通气。对比2组患儿相关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心率更加稳定[(96.3±6.4)次/min vs.(109.6±10.1)次/min],且能降低气道平台压[(17.5±5.5)cm H2O vs.(24.7±4.1)cm H2O,1 cm H2O=0.098 kPa]、明显提高动脉氧分压[(109.8±24.7) mm Hg vs.(67.5±22.8)mm Hg,1 mm Hg=0.133 kPa]、更好地改善氧合指数(114.2±20.6 vs. 89.1±17.2),并明显缩短了患儿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间[(7.0±0.8)d vs.(11.6±1.8) d],提高了治愈率(95.23%vs. 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2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早期俯卧位通气的实施能更明显改善脓毒症合并ARDS患儿的氧合指数,稳定心率和降低气道平台压,缩短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间并提高治愈率,且相关并发症无明显增加,值得临床推广。 

关 键 词:早期俯卧位通气   小儿脓毒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效果   护理体会
收稿时间:2020-05-22
点击此处可从《中华全科医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华全科医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