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内经》的阴虚气虚概念及相关的几个问题探析
引用本文:孙广仁.《内经》的阴虚气虚概念及相关的几个问题探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5,23(2):215-216.
作者姓名:孙广仁
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山东,济南,250014
摘    要:主要讨论了<内经>中的阴虚、气虚的概念及相关的几个问题.指出<内经>中阴虚的涵义有三:一是与阳气虚相对,是指阴气虚亏及其凉润、宁静等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二是与在外或在上之气的不足相对,是指在内或在下之气的不足;三是与气属阳相对而指精虚.<内经>中的气虚概念,主要有二:一是指人体之气虚亏及其各种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属阴阳二气对等的皆不足;二是指以针刺泻法使气得散的一种状态.目前临床应用的阴虚概念,是指阴气虚而非精虚、血虚或津液亏虚.阴虚与阳虚都是人体之气某一部分的虚亏,阴阳两虚是阴气与阳气不对等的皆虚,它们都属于气虚的范畴.气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气虚包括阴虚、阳虚、阴阳两虚等,狭义的气虚是阴阳二气对等的皆不足.气阴两虚与气阳两虚在理论上是悖论,不可再用于临床疾病的病机和证候的表述.

关 键 词:阴虚  阳虚  气虚  精虚  血虚  津液亏虚  阴阳两虚:气阴两虚  气阳两虚
文章编号:1009-5276(2005)02-0215-02
修稿时间:2004年8月28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