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常规TACE与药物洗脱微球TACE治疗CNLC Ⅱb和Ⅲa期肝细胞癌效果及患者预后影响因素
作者姓名:杨晓欣  卢伟
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海军临床学院, 北京 100048;安徽医科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32;安徽医科大学海军临床学院, 北京 100048;安徽医科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32;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介入诊断治疗中心, 湖北 武汉 430071
摘    要:目的 对比观察常规TACE(cTACE)与药物洗脱微球TACE(DEB-TACE)治疗中国肝癌分期(CNLC)Ⅱb和Ⅲa期肝细胞癌(HCC)效果,分析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91例CNLC Ⅱb或Ⅲa期HCC患者,其中47例接受cTACE(cTACE组)、44例接受DEB-TACE(DEB-TACE组);比较治疗后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短期疗效[肿瘤客观缓解率(ORR)及疾病控制率(DCR)],统计患者总生存期(OS)及无进展生存期(PFS),观察TACE治疗HCC后患者OS的影响因素。结果 治疗后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B-TACE组首次[84.09%(37/44) vs. 63.83%(30/47),90.91%(40/44) vs. 74.47%(35/47),P=0.028、0.040]及再次[75.00%(33/44) vs. 55.32%(26/47),86.36%(38/44) vs. 68.09%(32/47),P=0.049、0.039]TACE后ORR和DCR均高于cTACE组。Ⅲa期HCC患者首次DEB-TACE后ORR和DCR高于首次cTACE后(P=0.035、0.027);中等肿瘤负荷患者首次DEB-TACE后ORR高于首次cTACE后(P=0.017),但D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2)。随访期间(中位随访时间25.0个月)组间OS和PF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631、10.172,P=0.006、0.001)。门静脉癌栓、肿瘤最大径≥5 cm及肿瘤数目≥4个均为TACE治疗HCC后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DEB-TACE用于治疗CNLC Ⅱb和Ⅲa期HCC效果优于cTACE,治疗CNLC Ⅲa期和中等肿瘤负荷患者短期效果更佳;门静脉癌栓、肿瘤大小及数目为TACE治疗HCC后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关 键 词:癌,肝细胞  化学栓塞,治疗性  预后
收稿时间:2023-04-04
修稿时间:2023-07-17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