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杯状细胞靶向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吸收
作者单位:;1.石家庄学院化工学院;2.河北科技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3.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药物临床研究所
摘    要:目的将多肽CSKSSDYQC(CSK)化学结合到三甲基壳聚糖(trimethyl chitosan chloride,TMC)上,构建杯状细胞靶向口服给药系统,以期获得口服生物利用度较高的给药系统。方法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将CSK连接到TMC上,并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进行荧光标记。以粒径和成球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得到纳米粒的制备处方。用乳酸脱氢酶细胞毒性测试(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法分别考察载体材料和纳米粒对Caco-2和HT29-MTX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建立Caco-2/HT29-MTX共培养细胞单分子层,进行纳米粒的跨膜转运实验。利用免疫荧光法考察纳米粒在体内吸收情况。结果按照最优处方制得的FITC-TMC纳米粒和FITC-TMC-CSK纳米粒的粒径分别为214.5 nm和234.3 nm;电位分别为15.81 mV和8.96 mV;成球率分别为98.14%和91.58%。FITC-TMC-CSK的细胞毒性低于FITC-TMC,纳米粒的细胞毒性低于载体材料。FITC-TMC-CSK纳米粒的累积透过量高于FITC-TMC纳米粒,其表观渗透系数(P_(app))值是后者的2.17倍。FITC-TMC-CSK纳米粒在正常大鼠不同肠段吸收顺序为回肠>空肠>十二指肠。结论将CSK键合到TMC上构建杯状细胞靶向纳米粒,能有效提高纳米粒的吸收,在药物口服吸收的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 键 词:杯状细胞  三甲基壳聚糖纳米粒  Caco-2/HT29-MTX细胞  免疫荧光法

Preparation and absorption of goblet cell targeted chitosan nanoparticles
Abstract:
Keywords: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