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对糖尿病大鼠骨代谢的保护作用 |
| |
引用本文: | 戴斌,苏文凌. 维生素D对糖尿病大鼠骨代谢的保护作用[J]. 中国临床康复, 2006, 10(44): 66-69 |
| |
作者姓名: | 戴斌 苏文凌 |
| |
作者单位: |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内分泌科,天津市300052 |
| |
摘 要: | 目的:应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方法观察1,25(OH)2D3对小剂量多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所致糖尿病大鼠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10在天津医科大学完成。30只雄性SD大鼠全随机设计分成3组,即正常对照组,链脲佐菌素组,1,25(OH)2D2干预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及链脲佐菌素组:花生油0.05mL/d灌胃。1,25(OH)2D3组:1,25(OH)2D31μg/(kg&;#183;d),溶于0.05mL花生油灌胃。后两组于实验第5周开始小剂量多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直至链脲佐菌素组全部成模。成模2周后处死。各组大鼠在处死前第14天和第4天,给大鼠口服四环素以标记骨组织和进行动力学研究。制备大鼠胫骨不脱钙骨切片,应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方法,观察各组胫骨骨计量学参数的变化。结果:实验动物全部进入结果分析。(1)1,25(OH)2D3处理组糖尿病的发病数明显低于链脲佐菌素组(8,10只,P〈0.01)。(2)链脲佐菌素组的单位面积骨量、平均骨小梁宽度、平均骨小梁接点数、骨形成表面、骨形成速率、四环素单标记面、四环素双标记面、骨矿化表面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骨小梁间距、矿化延迟时间显著增加(P〈0,01)。(3)与链脲佐菌素组相比,1,25(OH)2D3处理组的单位面积骨量、平均骨小梁宽度、平均骨小梁接点数、骨形成表面、骨形成速率、四环素单标记面、四环素双标记面、骨矿化表面均增加,平均骨小梁间距、矿化延迟时间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1,25(OH)2D3减少小剂量多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D大鼠糖尿病的发病率,能增加骨量、促使骨矿化、改善骨结构,促进骨形成。
|
关 键 词: | 骨质疏松/病理学 糖尿病 1型 疾病模型 动物 链脲菌素 |
文章编号: | 1671-5926(2006)44-0066-04 |
收稿时间: | 2006-04-29 |
修稿时间: | 2006-06-06 |
Protective effects of vitamin D on bone metabolism of diabetic rats |
| |
Abstract: | |
| |
Keywords: | |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