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肩胛背神经(DSN)阻滞治疗肩胛间区疼痛的效果。方法 针对213例接受DSN阻滞治疗单侧肩胛间区疼痛患者行肌间沟、C5横突后结节(RTFCV)和肩胛骨内侧缘(MES)入路超声扫查,统计DSN识别率;而后将患者随机纳入3组(每组71例),分别行超声引导下经肌间沟(A组)、RTFCV(B组)及MES(C组)入路DSN阻滞(注射1%利多卡因2ml),对比3组超声扫查耗时、神经阻滞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经肌间沟、RTFCV及MSE入路超声扫查对A、B、C组DSN的识别率分别为91.08%(194/213)、46.01%(98/213)、26.29%(56/213),3组总体差异及两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超声扫查平均耗时低于C组,B组神经阻滞有效率高于A组和C组(P均<0.05)。A组神经损伤发生率高于B、C组,A、B组超范围阻滞发生率高于C组(P均<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RTFCV入路行DSN阻滞治疗肩胛间区疼痛较经肌间沟及肩胛骨内侧缘入路更为安全、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