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不同穴位处方电针对功能性便秘大鼠血清和组织中SP、SS含量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机理。方法:将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电针Ⅰ组(取双侧天枢、大肠俞)、电针Ⅱ组(取双侧曲池、上巨虚)、电针Ⅲ组(取单侧天枢、大肠俞、曲池、上巨虚),模型组以冰水灌胃建立大鼠模型,电针各组分别按穴位给予电针治疗,每组连续治疗10天后检测血清和组织中SP、SS的变化。结果:电针Ⅱ组血清和组织中SP含量明显升高,SS含量明显下降,与模型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电针可能是通过提高功能性便秘大鼠血清和组织中SP含量和降低SS含量而改善功能性便秘;电针Ⅱ组取穴组的作用好于其他两组,说明取曲池、上巨虚治疗功能性便秘效果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