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癌旁肝星状细胞和γδT淋巴细胞比值与肝细胞癌根治性肝切除术后预后的关系研究
引用本文:刘磊,廖锐,魏续福,杜成友.癌旁肝星状细胞和γδT淋巴细胞比值与肝细胞癌根治性肝切除术后预后的关系研究[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20(1):6-9.
作者姓名:刘磊  廖锐  魏续福  杜成友
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03063);重庆市科委基础科学与前沿技术研究项目(CStc2017jcyjBX0010,cstc2018jcyjAX0162);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JQN201800416)。
摘    要:目的分析肝细胞癌患者癌旁组织肝星状细胞与γδT淋巴细胞比值与根治性切除术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连续接受根治性肝切除的320例肝细胞癌患者资料,其中男性273例,女性47例,年龄17-80岁,中位年龄53岁。癌旁肝组织标本行免疫组化染色,计算肝星状细胞与HT淋巴细胞比值。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肝细胞癌患者预后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分析,肿瘤多发(HR=1.895,95%CZ:1.155~3.108)、微血管侵犯(HR=1.665,95%C/:1.104-2.512)、肿瘤直径>5 cm(HR=2.400,95%CI:1.603-3.594)、肝星状细胞与γδT淋巴细胞比值>18(HR=1.880,95%CI:1.257-2.810)是肝细胞癌患者根治性肝切除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甲胎蛋白>20 μg/L(HR=1.631,95%CZ:1.151-2.311),微血管侵犯(HR=2.145,95%CI:1.536~2.994)、肿瘤直径>5 cm(HR=1.866,95%CI:l.342~2.592)、肝星状细胞与疋丁淋巴细胞比值>18(HR=1.517,95%CI:1.084-2.122)是肝细胞癌患者无瘤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癌旁组织肝星状细胞与78T淋巴细胞比值将患者分为低比值组(比值≤18,n=222)和高比值组(比值〉18=98)。低比值组患者累积生存率和累积无瘤生存率均优于高比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癌旁肝星状细胞与γδT淋巴细胞比值是肝细胞癌患者根治性肝切除术预后的影响因素,低比值患者预后更佳。

关 键 词:  肝细胞  肝星状细胞  ΓΔT淋巴细胞  肿瘤微环境  预后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