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肝损伤的研究进展 |
| |
作者姓名: | 任东东(综述) 邓存良(审校) |
| |
作者单位: |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感染科,四川泸州,646000 |
| |
摘 要: | 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指在使用药物时,由于药物本身和(或)其代谢产物导致肝损伤或肝脏对其发生过敏反应引起的肝损伤。大多数药物都需通过肝脏进行生物转化被清除。在生物转化过程中,药物本身和(或)其代谢产物可直接或间接通过免疫机制引起肝损伤,严重时可发生肝衰竭。随着药物品种的增多及不合理使用,DILI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仅次于病毒性肝炎及脂肪性肝病(酒精性及非酒精性)[1],此外它还是隐匿性肝病的常见原因。据WHO统计,DILI己上升至全球死亡原因的第5位,在美国,由药物引起的肝损害患者占住院患者的0.1%~3.0%,同时也是导致急性肝衰竭的第一位因素。在我国DILI的报道不断的增加,据统计,我国由药物导致肝损伤患者占肝病患者的1%~5%;占急性肝炎患者的10%[2];占暴发性肝衰竭患者的13%~30%[3]。药物性肝损伤可为本质性和特异性两类,本质性肝中毒的发生与药物的剂量呈正相关,且可伴随肾脏等脏器的损害,如扑热息痛、氨甲蝶呤等,特异性肝损伤的发病不可预测,与药物剂量无关[4]。近年来,药物性肝损伤的患者越来越多,这引起更多的临床医护人员关注。因此,了解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病机制、引起药物性肝损伤常见的种类、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对预防及治疗药物性肝损伤尤为重要。
|
关 键 词: | 药物性肝损伤 研究进展 |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