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青年MHD患者血压变异性与左室肥厚的关系
引用本文:祝建辉,赵文,郭淑英,刘琳琳,陈丽萍,李文丽,叶媛.中青年MHD患者血压变异性与左室肥厚的关系[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8(5).
作者姓名:祝建辉  赵文  郭淑英  刘琳琳  陈丽萍  李文丽  叶媛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
摘    要:目的:探讨中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压变异性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透析中心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中青年MHD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心脏彩超测量结果,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据LVMI分为左室肥厚组(LVH组)和非左室肥厚组(non-LVH组)。所有患者均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获得血压变异性参数。同时收集患者平均超滤量/干体重(MUF/BW,%)、透析充分性Kt/V、血常规、空腹血糖、血脂、肾功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蛋白(Alb)、血钙(Ca~(2+))、血磷(P~(3-))、甲状旁腺素(iPTH)等资料。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共有95例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MHD患者,79例中青年MHD患者中男53例,女26例。平均年龄(40.72±11.40)岁(19岁~64岁)。中位透龄24月(3月~169月)。79例MHD患者中有高血压73例(92.4%),有LVH41例(51.9%)。(2)与non-LVH组比较,LVH组男性患者比例更高(P0.01),LVMI、MUF/BW、LDL-ch更高(P分别0.01,0.01,0.05)。两组年龄、透龄、基础疾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的比例、KT/V、Hb、hsCRP、FBG、Alb、BUN、Scr、BUA、TC、TG、HDL-ch、Ca~(2+)、P~(3-)、iPT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LVH组24 h收缩压变异性(24 h SBPs)、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mbp)、白昼收缩压变异性(d SBPs)、白昼平均收缩压(d SBPmbp)、夜间平均收缩压(n SBPmbp)、24 h舒张压变异性(24 h DBPs)、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24 h DBPcv)、白昼舒张压变异性(d DBPs)、白昼舒张压变异系数(d DBPcv)、夜间舒张压变异性(n DBPs)、夜间舒张压变异系数(n DBPcv)均显著高于non-LVH组(P均0.05),但两组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24 h SBPcv)、白昼收缩压变异系数(d SBPcv)、夜间收缩压变异性(n SBPs)、夜间收缩压变异系数(n SBPcv)、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mbp)、白昼平均舒张压(d DBPm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m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4)LVH组血压不达标、血压变异性大的比例、使用CCB、RASI比例均显著高于non-LVH组(P均﹤0.05)。两组间夜间血压下降不达标比例、使用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5)经Logistic单因素分析,性别、MUF/BW、LDL-ch、24 h SBPs、24 h SBPmbp、24 h DBPs、CCB和RASI的使用与LVH有关(P均﹤0.05),而年龄、透龄、24 h DBPmbp与LVH无关(P均0.05)。进一步多因素分析显示,24 h SBPmbp、24 h DBPs是LVH独立危险因子(OR值分别为1.098,1.306,95%CI分别为1.041~1.159,1.014~1.683,P分别0.01,0.05),性别(女性)是LVH独立保护因子(OR值为0.088,95%CI为0.014~0.567,P0.01)。结论:中青年MHD患者血压变异性与左室肥厚密切相关,SBPmbp、DBPs是LVH独立危险因素,舒张压的变异性对于LVH可能更为重要。在中青年MHD患者中,女性患者是LVH保护因素。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