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急性肾损伤生物标志物研究现状与应用进展
作者姓名:任丽  许迅辉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内科,上海,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内科,上海,200032
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重点项目 
摘    要: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标志物一直是肾脏病学、急症医学、检验医学及其他各相关学科非常关注的问题之一。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及大型临床实验的不断开展,学者们提出用AKI代替传统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的概念。目前认识到,在多重致病因子作用下,有些患者虽已发生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异常,但还未达到肾衰竭的程度,故把“衰竭(failure)”改为“损伤(injury)”,这样命名能更好地反映疾病的本质,并且能更好地指导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对降低病死率具有更大临床意义。

关 键 词:急性肾损伤  生物学标志物  早期诊断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