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盆底肌电刺激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引用本文:金娟,周钦钦,刘炜,李娜,周莉,邱怀德,励建安,王红星.盆底肌电刺激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J].中华物理医学杂志,2021,43(1):64-68.
作者姓名:金娟  周钦钦  刘炜  李娜  周莉  邱怀德  励建安  王红星
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中心, 南京 210029;江苏钟山老年康复医院, 南京 210046;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南京 210009;江苏盛泽医院,苏州 215228
基金项目:苏州市产业技术创新专项(民生科技)项目(SS201757);江苏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支撑体系建设(BL2014084)
摘    要:目的 采用Meta分析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盆底肌电刺激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效果。 方法 在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系统评价数据库,CINAHL,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中,全面检索2019年3月31日以前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Meta分析方法计算总体效果。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随机对照试验7项,样本量共计319例。汇总分析表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盆底肌电刺激有助于增加患者膀胱容量(WMD=68.89, 95%CI [35.04,102.74]),减少残余尿量(WMD=-25.68, 95%CI [-34.03,-17.32]),增加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平均单次排尿量(WMD=33.41, 95%CI [9.60, 57.23]),减少排尿次数(WMD=-3.44, 95%CI [-4.18,-2.70])及平均漏尿次数(WMD=-1.74, 95%CI [-2.85, -0.62]),并降低下尿路症状评分(WMD=-6.60, 95%CI [-8.31,-4.88])。 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盆底肌电刺激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效果优于常规治疗。

关 键 词:盆底肌电刺激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Meta分析
点击此处可从《中华物理医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华物理医学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