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硼替佐米联合沙利度胺和地塞米松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30例
引用本文:董丽华,杨鹏春,戴迟兵.硼替佐米联合沙利度胺和地塞米松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30例[J].骨科,2015,34(6):746-748.
作者姓名:董丽华  杨鹏春  戴迟兵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仁和医院肿瘤科,宜昌443000,三峡大学仁和医院肿瘤科,宜昌443001,三峡大学仁和医院肿瘤科,宜昌443002
摘    要:目的 观察硼替佐米联合沙利度胺和地塞米松(VTD方案)与传统长春新碱联合多柔比星和地塞米松(VAD方案)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VTD和VAD方案治疗的56例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VTD组患者采用VTD方案治疗,硼替佐米1.3 mg.(m2)-1,快速静脉注射,第1,4,8,11天;沙利度胺100~200 mg.d-1,每晚口服;地塞米松20~40 mg.d-1,第1~4,8,11天,静脉注射。每21 d为1个疗程。VAD组患者采用传统VAD方案化疗,即长春新碱0.5 mg.d-1,多柔比星9 mg.(m2)-1,地塞米松40 mg.d-1,第1~4天静脉滴注,每28 d为1个疗程。所有入组患者治疗2~8个疗程,平均4个疗程。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采用国际骨髓瘤工作组(IMWG)标准判定疗效,按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通用CTCAEv3.0标准评价不良反应。结果 VTD组总有效率为96.7%,VAD组总有效率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TD组常见不良反应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36.7%和43.3%)、乏力(53.3%)、胃肠道反应(83.3%)、周围神经病变(33.3%)及带状疱疹病毒感染(6.7%),VAD组分别为65.4%,73.1%,80.8%,96.2%,34.6%,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TD方案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显著优于VAD方案,且不良反应轻微,患者易耐受,值得推广。

关 键 词:硼替佐米  沙利度胺  地塞米松  骨髓瘤,多发性
点击此处可从《骨科》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骨科》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