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麻醉期间低体温状态对新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出生7 d的SD新生大鼠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n=10):对照组(C组)、麻醉保温组(A组)、麻醉低温组(AH组)、物理低温组(H组)。C组腹腔注射0.1 ml生理盐水并配备加热垫保持直肠温度在38~39℃;A组以25 mg/kg腹腔注射丙泊酚0.1 ml,每20分钟追加初始剂量的1/2,麻醉维持2 h,同C组方法保持直肠温度在38~39℃;AH组麻醉方式和时间与A组相同,大鼠在麻醉过程中不保温,控制室温为23℃,允许体温自然下降;H组大鼠腹腔注射0.1 ml生理盐水,同样控制室温为23℃,使体温自然下降。麻醉过程中持续吸氧,2 h内每20分钟监测记录一次体温。清醒后即刻,每组随机取5只大鼠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磷酸化-环磷酸腺苷应答元件结合蛋白(p-CREB)相对表达量。每组剩余5只大鼠继续饲养至30日龄进行水迷宫实验检测其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p-ERK、p-CREB相对表达量。结果降温60 min,AH、H组大鼠的直肠温度分别下降至(25.38±0.22)℃、(25.54±0.20)℃,明显低于C组(38.36±0.24)℃和A组(37.40±0.29)℃(P0.05)。清醒后即刻,AH、H组p-ERK和p-CREB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C组和A组(P0.05)。30 d四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穿越平台次数和原平台象限逗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水迷宫测试结束时,四组大鼠p-ERK和p-CREB蛋白相对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麻醉期间体温降至25℃时可短期抑制新生大鼠海马p-ERK、p-CREB表达,而对其远期学习记忆能力无明显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