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25-(OH)D3、RBP、β2-MG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姓名:邓刚  龙礼英  张晓晴  王燕  雷小平
作者单位:自贡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科
摘    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血清相关指标的检测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临床资料。比较不同高胆红素血症严重程度、肾损害情况患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差异,分析上述指标与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相关性,评估上述指标对高胆红素血症相关肾损害的诊断效能。结果血清25-(OH)D3水平在不同严重程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患儿TBIL水平无显著相关性(P>0.05);而血清RBP、β2-MG水平比较重度>中度>轻度(P<0.05),且与患儿TBIL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性(r>0,P<0.05)。伴有与不伴有肾损害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清25-(OH)D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伴有肾损害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清RBP、β2-MG水平均明显高于不伴有肾损害患儿(P<0.05)。血清RBP、β2-MG诊断高胆红素血症相关肾损害的灵敏度分别为65.38%、84.62%,特异性分别为77.66%、80.85%,截断值分别为≥27.10 mg/L、≥7.35 mg/L。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RBP、β2-MG水平与病情密切相关,具有较高临床检测价值,而25-(OH)D3与病情关系不大,检测价值仍有待进一步论证。

关 键 词:25-羟基维生素D3  视黄醇结合蛋白  β2-微球蛋白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