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二维应变超声分析在缺血性和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的应用
作者姓名:左后娟  张焱  马飞  李瑞  段全炉  王红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基金项目:CD151调控VE-cadherin的囊泡运输维持血管稳定性的机制研究
摘    要:目的 探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2D-STE)分析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IDCM)和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NIDCM)的心脏超声特征。方法 按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选41例IDCM和 42例NIDCM 患者作为研究组 ,另设24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应用2D-STE比较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值(GLS)、环向应变值(GCS)、径向应变值(GSR)。 结果 与IDCM组相比,NIDCM组LVEF明显减低(P<0.05);NIDCM组LVEDD稍增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IDCM组和IDCM组GLS差异无显著性意义(-9.9±3.4% vs. -9.6±3.3%;P>0.05),但两组GL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NIDCM组GCS和GRS均显着低于IDCM组(-5.4±2.6% vs. -7.0±2.5%;7.5±4.5% vs. 10.7±4.7%,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示GLS区别NIDCM与IDCM的AUC值不佳(AUC值0.525,诊断截点-10.1% ,敏感性51%,特异性63%),但GRS具有最大AUC值(AUC值0.701),最佳诊断截点为8.53%,敏感性为66%,特异性为74%。 结论 IDCM患者和NIDCM患者左室心肌各节段应变值明显减低,GRS 检测可用于临床对IDCM和NIDCM患者的初步分层。

关 键 词:扩张型心肌病  缺血性心肌病  心脏超声  二维斑点追踪  应变  
收稿时间:2020-05-19
修稿时间:2020-06-03
点击此处可从《临床超声医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临床超声医学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