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坝工程对长江安徽段滩地开发利用及其对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张世清 汪天平 |
| |
作者单位: | 安徽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安徽芜湖 |
| |
摘 要: | 为阐明三峡建坝后水位变化对长江安徽段滩地开发利用及其对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对长江安徽段江湖洲滩血吸虫病流行区人文、滩貌结构与植被分布、滩地开发利用以及钉螺分布等进行现况调查,结合三峡大坝工程对长江安徽段水位变化影响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长江安徽段江湖洲滩16.28%的滩地面积被农业开发利用,7.88%的滩地面积被开发为水产养殖,有10%左右的滩地被翻耕植树,已被农业开发的江洲湖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棉花、油菜、小麦。三峡建坝后长江中下游秋季水位将有所下降,使滩地露滩时间提前。表明三峡工程将有利于滩地农作物的播种,使滩地可开发耕种的面积扩大而有利于消灭滩地钉螺。
|
关 键 词: | 三峡工程 滩地开发 血吸虫病 流行病学 |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