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舒张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候特点临床研究
作者姓名:杨靖义
作者单位:北京市顺义区中医院综合科,北京,101300
摘    要:目的:探索DHF中医证候要素及应证组合分布规律,阐明DHF中医证候分布与患者基础疾病、心力衰竭严重程度以及相关理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横断面研究方法,通过对200例DHF患者中医四诊信息的收集与分析,阐明舒张性心力衰竭的常见中医证候要素及证候组成;通过对患者中医证候要素、脏腑虚症分布与年龄、E/E的相关性分析,阐明不同年龄、不同严重程度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及证候分布特点结果: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点以气虚(94.5%)、阴虚(39.5%)、血瘀(43.5%)为主。中医脏腑虚证分布提示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脏腑虚证多见于心虚(96%)、肾虚(67%)、肺虚(21%)三脏。分析发现,不同年龄组中医症候气虚,阴虚,血瘀,气滞(P>0.05)无统计学意义。阳虚、水饮、痰浊在不同年龄组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与年龄具有明显相关性。不同年龄组脏腑虚证在心、脾、胃、肝(P>0.05)无统计学意义,肺虚,肾虚(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与年龄具有相关性。不同E/E值在中医证候要素中,气虚、阴虚、血瘀、痰浊、气滞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虚、水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而说明,阳虚、水饮与E/E具有相关性。结论:舒张性心力衰竭以气虚为本,气虚血瘀,气阴两虚为其主要证候特点,且心气虚应为舒张性心力衰竭的始动因素,且伴随该病的整个过程,研究结果为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规范化诊断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同时可以此证侯特点为依据为研制院内制剂提供方向,将中医学介入到舒张性心力衰竭治疗当中,以治本为出发点延缓甚至阻止病情发展,因此对于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研究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 键 词:舒张性心力衰竭  中医症候要素  气虚  阴虚血瘀
收稿时间:2015-08-12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世界中医药》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世界中医药》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