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经典名方小续命汤的历史沿革及临床应用考证
引用本文:曾瑾,杨雨婷,王梦雷,陈平,盛艳梅,鄢宇梅,张爱军,朱红梅,戴瑛,尹竹君,李莉,李耀华,李普衍,赵军宁.经典名方小续命汤的历史沿革及临床应用考证[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2,28(6):182-191.
作者姓名:曾瑾  杨雨婷  王梦雷  陈平  盛艳梅  鄢宇梅  张爱军  朱红梅  戴瑛  尹竹君  李莉  李耀华  李普衍  赵军宁
作者单位:1.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转化药理与临床应用研究所,四川省中医药转化医学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质量生物评价重点研究室,中医药转化医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道地药材系统开发工程 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道地药材形成原理与品质评价工程研究中心,成都 610041;2.成都中医药大学 药学院,成都 611100;3.成都医学院 药学院,成都 610500;4.青海帝玛尔藏药药业有限公司,西宁 810003
基金项目: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人才项目(2020JDJQ0063);四川省科技计划重点研发项目(2020YFS0566);四川省科技厅基本科研业务专项(A-2021N-Z-5);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药理学重点学科专项(ZDXK2020-1);院企合作开发项目(D-2018-45,D-2018-14)
摘    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小续命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卷八·诸风,该文对小续命汤来源的追溯、历史发展、变化的进程及临床应用均进行系统的考证。考证结果表明,续命汤及其类方是唐宋以前治疗中风的主要方剂,延绵七八百年,为治风准绳,其中以小续命汤最具代表性。小续命汤由续命汤衍变而来,方名最早出现于东晋《小品方》,唐代孙思邈将其纳入《备急千金要方》,对其治疗中风的疗效推崇备至,曰“诸风服之皆验”,后经《外台秘要》及多部医著记载,被列为治疗中风第一要方。宋以后,随着医家对中风病机认识的变化及对小续命汤认识的局限性导致其在中风证的临床应用中逐渐减少,近现代以来又被重新认知和应用,期间其临床应用也发生了较大的变迁。其临床应用范围广泛,涉及多种脑部及神经系统相关疾病,包括但不限于①脑卒中及其后遗症,②周围性面瘫,③类风湿关节炎,④高血压,⑤其他运动神经系统疾病等。主治为脑卒中及其后遗症,其次为周围性面瘫,还有其他新的适应证正逐渐被发现,以上为小续命汤的临床定位、新药转化研究提供有效性安全性的参考依据。

关 键 词:经典名方  小续命汤  历史沿革  临床应用
收稿时间:2021/10/27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