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脑肠轴学说认为,大脑与肠道之间存在一种双向调节通道,病理状态下二者亦相互影响,基于脑肠轴治疗神经、精神和消化系统疾病仍然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大量研究发现其与脑肠轴功能失调密切相关,生理状态下肠道微生物在调节脑肠轴的平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合成或调节神经递质分泌、降低炎症因子、调节HPA轴等作用,从而影响大脑的认知、情感及学习功能。脑卒中后机体发生一系列的反应,导致肠道菌群的数量、构成及代谢发生变化,该变化又通过肠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通路对大脑的情感调节产生不利影响,进一步促进了PSD的发生,即脑病及肠,肠病及脑,二者互相影响。脑肠轴亦与中医理论相符,临床多以疏肝、健脾、养心,兼以祛瘀化痰为大法治疗PSD,临床疗效显著,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文通过梳理PSD发病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中医对脑肠轴的认识,基于脑肠轴探讨和总结中药复方在治疗PSD中的作用机制,发现大量临床及动物试验均证实了中药复方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发挥抑制炎症反应、调节HPA轴、增加脑内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的分泌,多靶点地参与PSD的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