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广西壮族自治区2005-2021年新报告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感染者晚发现及影响因素分析题录
引用本文:侯文宣,江河,朱秋映,黄精华,李剑军,吴秀玲,刘玄华,梁能秀,唐帅,孟琴,李博,陈妮,蓝光华.广西壮族自治区2005-2021年新报告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感染者晚发现及影响因素分析题录[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3,44(10):1646-1652.
作者姓名:侯文宣  江河  朱秋映  黄精华  李剑军  吴秀玲  刘玄华  梁能秀  唐帅  孟琴  李博  陈妮  蓝光华
作者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 南宁 530028;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艾滋病防控与成果转化研究重点实验室, 南宁 530028;右江民族医学院, 百色 533000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8ZX10731301-003-002)
摘    要:目的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防治艾滋病攻坚工程开展前后MSM HIV感染者(MSM感染者)的晚发现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从中寻找现阶段需要优先干预的人群。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中选取2005-2021年广西新报告的MSM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Joinpoint 4.9.1.0软件对晚发现病例和非晚发现病例进行时间趋势检验, 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各阶段晚发现的影响因素。结果 2005-2021年广西新报告MSM感染者共5 764例, 晚发现比例为28.45%(1 640例)。以2015年为界, 晚发现比例呈先急速下降后趋于稳定的趋势, 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6.90%(P<0.001), 2010年后常住人口、职业为农民工和样本来源于就诊医疗等因素在攻坚工程开展前后对晚发现的影响效应变化较大, 现阶段晚发现的影响因素有年龄、常住人口、职业为农民工和学生。结论攻坚工程前后广西新报告MSM感染者的晚发现比例下降趋势明显, 但晚发现仍不容忽视, 需针对常住人口、农民工和学生人群开展精准防控。

关 键 词:艾滋病  晚发现  男男性行为人群  影响因素
收稿时间:2023/4/12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中华流行病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