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血糖波动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和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的影响
引用本文:田翰林,常柏,田文静.血糖波动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和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9,23(2):250-253.
作者姓名:田翰林  常柏  田文静
作者单位:铜仁市碧江区中医医院,贵州 铜仁,554300;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激素与发育重点实验室、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内分泌研究所,天津,300070;贵州健康职业学院,贵州铜仁,5543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473622、81273914);铜仁市科技课题(2018)52号 ◇临床医学◇ 血糖波动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和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的影响田翰林1,常柏2,田文静3(1.铜仁市碧江区中医医院,贵州 铜仁 554300;2.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激素与发育重点实验室、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内分泌研究所,天津 300070;3.贵州健康职业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摘    要:目的 观察血糖波动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和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的影响以探讨血糖波动对血管内皮损伤的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HUVEC至第3代,将细胞分为:正常组:用5 mmol/L含葡萄糖和氨基酸的培养液(Glu DMEM)(模拟正常血糖环境);高糖组:25 mmol/L Glu DMEM培养液(模拟高糖环境);血糖波动组:交替用25 mmol/L和5 mmol/L Glu DMEM培养液,每8 h更换一次(模拟血糖波动环境),三组均培养48 h。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AMPK和PGC-1α蛋白与mRNA表达。结果 高糖组与血糖波动组两组早/晚期细胞凋亡率高于正常组(P<0.001),且血糖波动组早/晚期细胞凋亡率高于高糖组(均P<0.05);高糖组的AMPK和PGC-1α蛋白与mRNA表达分别为(0.232±0.018)、( 0.401±0.013),血糖波动组AMPK和PGC-1α蛋白与mRNA表达分别为(0.158±0.027) 、( 0.199±0.010),均比正常组的(0.905±0.032) 、( 0.946±0.045)降低(均P<0.05),且血糖波动组AMPK和PGC-1α蛋白与mRNA表达低于高糖组(均P<0.05)。结论 血糖波动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较高糖状态更为严重,其机制可能与AMPK/PGC-1α相关通路及细胞能量代谢改变有关。

关 键 词:血糖波动  能量代谢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收稿时间:2017/7/20 0:00:00
修稿时间:2017/8/7 0:00:00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安徽医药》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安徽医药》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