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观察肘关节尺侧副韧带(UCL)的解剖学特征,对其后束(PB)进行解剖学分类,为肘关节精确解剖、韧带的外科修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82例结构完整的人上肢标本,解剖UCL,观察PB的形态特征及变异,依据其与肘关节囊的关系划分类型;测量PB的长度、起点宽度、止点宽度等。结果(1)根据PB与肘关节囊的关系分为:(1)Ⅰ型:PB的前缘及后缘均位于关节囊表面,增厚并游离,呈独立型条带61%(50例);此类型男性、女性PB的长度分别是(20.92±2.59) mm、(17.28±2.07) mm,二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0,t=5.531);(2)Ⅱ型:PB的前缘与肘关节囊融合,后缘增厚游离16%(13例);(3)Ⅲ型:PB的后缘与肘关节囊融合,前缘增厚游离18%(15例);(4)Ⅳ型:PB的前缘、后缘均与肘关节囊融合,难以分辨5%(4例)。(2)男性PB以Ⅰ型与Ⅱ型较多,女性PBⅠ型与Ⅲ型较多,在类型构成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χ2=8.096,P=0.035)。结论 本实验对PB的分型,是对UCL解剖结构的补充;PB呈Ⅱ~Ⅳ等类型可能是导致其变异的重要因素;处理PB损伤时应考虑性别差异,便于结构功能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