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
| |
作者姓名: | 张晓宇 陈琪 杨兴 郝跃峰 |
| |
作者单位: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江苏省苏州市 215000 |
| |
基金项目: |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BK20211083),项目负责人:郝跃峰;苏州市医学重点学科项目(SZXK202111),
项目负责人:郝跃峰 |
| |
摘 要: | 文题释义: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由乳酸和羟基乙酸两种单体按不同比例随机聚合而成,这种人工合成的聚合物具有生物相容性、降解性、无毒、成囊和成膜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用工程、制药及现代化工业领域。
微球:一种直径1 μm-2 mm的球形微粒,通常是由均匀的基质形成的,可以负载生物活性因子或药物,通过修饰可赋予其不同功能,可以对靶向病灶进行定向输送,并且具有微创的优点,对机体造成最小刺激。
背景: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安全性和生物降解性,作为载体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骨组织工程中,但其仍有缺乏亲水性、副产物酸性及缺乏功能化等缺点,因此需要进行不同的修饰改性方能更好地应用。
目的:对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方法:以“poly (lactic-co-glycolic acid) copolymer microsphere,PLGA microsphere,growth factor,drug deliver,modified,functional modification,composite scaffold,bone tissue engineering”为检索词在Web of Science和PubMed数据库检索自2000年1月至2022年6月收录的相关文献,并将其进行筛选和分析,最终选择83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①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的理化性质与其乳酸和羟基乙酸比、分子质量和端基团等因素有关。目前,乳酸和羟基乙酸比例为75∶25、相对分子质量为75 000-10 0000,端羧基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在制备微球时应用较多。②现在常用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乳化法、微流控技术、电喷雾、喷雾干燥和超临界流体法。具体的制备方法需结合微球的应用需求及生产条件来选择,随着技术的成熟与进步,未来会有更稳定、高效的生产方式。③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的修饰改性包括负载生长因子和药物、功能化修饰以及以微球为基础构建复合支架。负载生长因子可促进细胞分化、血管生成,从而促进骨组织的修复与再生;负载药物可治疗多种骨骼类疾病;复合无机矿物可以提高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力学性能,而且提供骨组织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更多的被用于骨缺损的治疗;通过增加微球调控细胞的分泌与活性的能力,参与疾病的免疫调控,为疾病治疗提供新思路;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为基础的复合支架,在支架原有的优点外,还能增加微创递送药物、缓释药物的能力,但是距离临床应用还需进一步研究证实。④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在未来有望根据骨组织工程的不同需求,制定不同的修饰方法,从而生产出针对不同疾病具有特定功能的微球。
https://orcid.org/0000-0003-1710-9830(张晓宇);https://orcid.org/0000-0001-9835-9561(郝跃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口腔生物材料;纳米材料;缓释材料;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
关 键 词: |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 生长因子 药物递送 改性 功能化修饰 复合支架 骨组织工程 |
收稿时间: | 2022-09-08 |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