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超声引导下大腿中下段旁外侧入路与经典Labat入路坐骨神经阻滞的临床比较
引用本文:罗方毅,黄斌,庞波,刘雪茹,徐丹,.超声引导下大腿中下段旁外侧入路与经典Labat入路坐骨神经阻滞的临床比较[J].四川医学,2018,39(6):631-634.
作者姓名:罗方毅  黄斌  庞波  刘雪茹  徐丹  
作者单位:乐山市人民医院麻醉科;西南医科大学麻醉科
基金项目:四川省医学会科研青年创新课题计划(编号:Q16034)
摘    要: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大腿中下段旁外侧入路与经典Labat入路坐骨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下肢远端骨折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大腿中下段旁外侧入路(A组)和经典Labat入路(B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先行股神经阻滞后,再分别完成不同入路的坐骨神经阻滞。记录患者超声识别坐骨神经情况,坐骨神经阻滞后起效时间,坐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记录入室时(T0),超声识别坐骨神经时(T1),坐骨神经穿刺阻滞时(T2),喉罩全麻前(T3)几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结果 A组患者超声识别坐骨神经所用时间(46±11.5)s明显少于B组(56±12.6)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法识别坐骨神经A组有1例,B组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起效时间方面比较A组慢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阻滞持续时间方面比较A组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坐骨神经阻滞中A组在T1,T2时间点MAP和HR明显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神经阻滞过程中未见神经损伤、穿刺部位血肿、麻药中毒等并发症。结论大腿中下段旁外侧入路超声识别坐骨神经成功率高,坐骨神经阻滞操作时间短,患者平卧位,操作简便。神经阻滞过程中循环更稳定。虽然大腿中下段旁外侧入路阻滞起效时间相对较长,维持时间偏短,但是完全能够满足外科手术的麻醉需求。两种入路的麻醉效果及并发症无差异。

关 键 词:下肢远端骨折手术    坐骨神经阻滞    Labat入路    大腿中下段旁外侧  
点击此处可从《四川医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四川医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